山大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安全知识
您当前位置: 首页安全教育安全知识 》 正文
2025年5月校园安全小贴士
发布时间:2025-05-20     作者:     点击数:

根据公安机关及校区警务室接处警记录显示,4月20日—5月20日,我校区共发生各类案(事)件29起,环比下降9.4%,但网络诈骗、交通安全、物品丢失类问题仍然突出。为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现结合典型案例与风险特征,总结倡议如下:

一、网络诈骗:新型电诈手段需高度警惕

案件特征:

1.技术手段升级:5起案件均涉及AI换脸、伪造支付界面、虚假征信修复等新型诈骗手段,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引流至第三方聊天软件实施诈骗。

2.精准话术诱导:针对学生群体“兼职刷单返利”“助学贷款升级”“快递理赔”等话术,利用小额返利骗取信任后实施大额诈骗。

典型案例:

1.我校某同学收到可以退学费的短信信以为真,通过短信中的链接下载了所谓的退费APP,并在APP中根据“客服”指引,向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进行扫码转账支付退学费的押金,后发现被骗。

2.某同学接到一通自称为借款平台的客服电话,对方声称其有一笔借款未及时偿还,将影响征信列为失信人员,因其确实曾在借款平台有一笔借款便信以为真,未经核实就向“客服”提供的银行卡进行转账,后核实借款平台信息仍然存在才意识到自己被骗。

二、交通事故:路口安全风险需持续关注

案件特征:

1.事故诱因集中:均因路口车辆盲区、超速行驶及未佩戴安全头盔导致,伤害集中于头部、肩部等关键部位。

2.违规行为叠加:涉事人员存在骑行时单手握把接打电话、未观察后方来车突然变道等危险操作,与机动车抢行现象并存。

3.高位时段显著:75%事故发生于上下课时段,人车混行加剧碰撞风险。

典型案例:

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小A同学在经过明伦大道与博学路交叉路口左转时,因车速太快与外卖车辆相撞,小A紧急避让中未佩戴安全头盔,倒地后造成眉骨受伤。

三、安全防范倡议

不轻信陌生信息,核实渠道要正规

收到“退费”“征信修复”“兼职刷单”“快递理赔”等短信、电话时,务必通过官方平台或线下渠道核实,不点击陌生链接,不下载不明APP。

牢记“凡是要求转账、扫码支付押金或保证金的,均为诈骗!”

骑行佩戴安全头盔,减速观察盲区

骑行电动自行车时请务必佩戴头盔,经过路口、转弯时减速观察,避免因车辆盲区引发碰撞。

骑行时禁止单手握把接打电话、随意变道或与机动车抢行,上下课高峰时段需格外注意人车混行风险。

贵重物品随身携带,减少丢失风险

在教室、食堂、运动场等公共场所,手机、电脑等物品勿随意放置,离开时随身带走或委托专人看管。如若发现物品丢失,请第一时间联系校园警务室0532-58630110,调取监控并保存相关凭证协助调查。

请全体同学以案为鉴,将谨慎转化为习惯,你的每个行动都在为平安校园加码!


党工委保卫部(安全管理处)

党工委学生工作部(学生工作处、武装部)


版权所有 © 山东大学 地址: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滨海路72号 邮编:266237
E-mail:qdxqbwc@sdu.edu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