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校园安全主体责任,全面提升师生安全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,党工委保卫部近期以“预防为主、教育先行”为导向,整合线上线下资源、深化校院协同合作、引入智能技术分析手段,开展了系列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,为构建平安校园注入新动能。
科技赋能精准预警。为提升安全教育传播效能,党工委保卫部依托人工智能系统,对全国高校典型安全事件进行智能检索与分析,结合校区事案件数据生成风险预警模型,基于分析结果,每月发布“校园安全小贴士”,内容涵盖交通出行、人身安全、财产诈骗、心理健康等热点问题。与此同时对官网进行全面改版,新增“警示案例”、“视频素材”等安全教育模块,通过动画、短视频等形式解析安全事件。清明假期临近,保卫部提前研判假期安全风险,通过网站专题推送系列安全指南,重点提示森林防火注意事项,切实推动“事后处置”向“事前预防”转型升级。
校院联动拓深度。为深化安全教育的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,党工委保卫部与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开展《公共危机管理》实践课程。课程聚焦校区安全稳定工作体系的核心内容,全方位解读校园安全管理的制度逻辑,分析校区安全预警平台和交通安全学习平台的运行要点,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推演,引导学生从公共管理视角思考危机预防与处置策略,从而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,推动安全教育从“纸面”落到“地面”。

实战演练强技能。自春季学期以来,党工委保卫部联合法学院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、海洋研究院、信息中心等单位开展多场消防安全培训与应急逃生演练。活动现场,孙垚老师通过真实案例解析火灾隐患的预防要点,并现场演示灭火器、消防栓等设备的使用技巧。在模拟火场逃生环节,300余名学生在保卫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按照应急预案快速、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,参与演练的张同学表示,“通过演练,我掌握了火场逃生的关键动作,比如用湿毛巾捂口鼻、弯腰低姿前行,这些细节能救命!”

从实战演练到AI赋能,从课程创新到平台升级,党工委保卫部以师生需求为导向,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、化为经常,织密了校园安全防护网。未来,保卫部将继续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筑牢平安校园基石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【作者 文/林艳华 图/范辉、王展鹏】